宜兴是中国著名的“陶都”,七千年的制陶史、二千年的建县史赋予了这块土地厚重的历史文脉。这一炉“窑火”从新石器中期开始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工艺传承有序、品类与时俱进。特别是明清以来,以“宜均”、“紫砂”为核心的“宜兴窑系”这一文化类型已经形成。成熟而完备的传统工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广泛而深远的对外影响,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制陶产区之一,“陶都宜兴——东方明珠”享誉中外。 “宜均”——即宜兴均釉陶器,它以其温润醇厚、朦胧静雅的釉色以及神奇独到、妙手生花的拇指堆贴工艺而蜚声中外,它们和宜兴紫砂并称“陶都三宝”。 由于历史资料缺乏,有关它的起源发展以及称谓一直是业内讨论的问题。作为权威的中国硅酸盐学会篇著的《中国陶瓷史》,仅仅在“明代景德镇以外的民营陶瓷业”一节中,有几段简要的文字说明......查阅有关历史著书,也只有零星的一些记载。明代谷应泰《博物要览》、王樨登《荆溪疏》,清代朱琰《陶说》、陈浏《匋雅》以及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等历史书籍中,讲到了“均窑”、“欧窑”和“宜均”、“广均”、“炉均”,也讲到“宜均”与河南“禹钧”以及“广均”与“禹钧”的关系。古书中对“宜均”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似钧”说,二是“仿钧”说......由于这些载述大都只是片言短语,再加上著书中重外观描述而缺少器物的胎釉及工艺分析,从而给后人留下一些疑问和误解。特别是古籍中许多地方讲到“均窑”,由于书本中的“均”是“土字旁”而非“金字旁”,这样给后人特别是宜兴当地研究“宜均”的人们造成偏解,以为古籍中的“均窑”是指宜兴的“均陶”。这在近年来发表和出版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在讲述“宜均”起源时经常引用《博物要览》以及《匋雅》中的记载。但我们发现存在其引用不完整以及理解有误等问题......例如有人这样引用《博物要览》:“均窑,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这里引用者试图把“均窑”与“宜兴砂土”相关联,以此证明书中讲到的“均窑”是宜兴的。但是,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一书中并没有这样的文字,翻开《博物要览》“论均窑器皿”:均州窑有硃砂红、葱翠俗名鹦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绿、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可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三四数目字号为记......故器质粗厚为不佳。”书中记述到此为止。而朱琰《陶说》一书则在“均州窑——今河南禹州”一节中,在引用《博物要览》上述文字外,还加上“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这段文字。这里,我们清楚看到,“古籍”中讲到的“均窑”明确是指河南钧州窑,而非宜兴“均窑”。关于“近年新烧”之解,通过查阅《文物参考》,陈万里先生《禹州之行》一文指出:“汝窑只有宋,而没有元;钧窑有宋,而没有明。因为至明宣德年间,当地已不能烧钧瓷了。”由于禹州钧窑停烧,而此时“宜均”、“广均”的出现,所以才有“近年新烧”的说法。再有人是如下引用《匋雅》一书的:“均窑压手大杯,细腰丰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真宋物也......有一种均窑笔洗,极为别致,釉质青葱倩紫,若蜡泪堆成,糊以芝麻酱,真宋物也。”引用人随后加上如下评述:“意思就是宜均陶器造型优美,釉面流动情况很好,色彩也很鲜艳,是真正的宋代物品。”同样的问题:陈浏《匋雅》一书所述的“均窑”以及“压手杯”、“笔洗”真的是宋代宜均陶器吗?翻开古籍《匋雅》,其实在这本书中不止一处讲到“均窑”,也讲到“宜均”和“欧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上述引用中将一些关键文字漏掉了。《匋雅》记载:“均窑压手大杯,细腰丰跌、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真宋物也。有一种均窑笔洗,长方六角......底有阴文数目之号码,糊以芝麻酱,真宋物也。古物之美者以釉质、手工、时代三者为最重要,三者毕精约而弥珍......”从上述《匋雅》记述中讲到二个关键知识点:一是“蚯蚓走泥印”、二是“底有阴文数目之号码”。对于研究陶瓷的人来讲,其实大家都很明白:这二大特征非宜兴陶器所有,而是河南禹州钧瓷之特点也。宋代五大名窑“汝、定、官、哥、钧”中,河南“钧瓷”的主要特点是器表内外局部会有一种短促而不规则裂纹细线,它们被釉层覆盖,俗称“蚯蚓走泥纹”。特别是器物底部印有一到十的单个数目印记,更是宋代“钧瓷”一大特色,不同数目它代表了器型的大小,往往数字小的代表大件瓷器。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匋雅》中的“均窑压手大杯”以及“均窑笔洗”不是宜兴均陶,而是河南禹州钧瓷。当前,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我们地方史志(现代版)中也出现上述类似误读典籍的问题,对此应该重视并加以修正。对待历史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综上所述,明代《博物要览》、清代《陶说》、《匋雅》等书中讲的“均窑”以及描述的“宋物”其实是指河南“钧窑”和“钧瓷”。为何写“均”而非“钧”,原因可能是避当时皇帝名号。针对宜兴均釉陶器,这些“典籍”十分明确称其为“宜均”或“欧窑”、“葛窑”、“宜兴挂釉器”等。例如《匋雅》中记载:“宜兴砂器上罩釉汁,多甜白淡青二色。乃欧氏所仿,曰宜均也......”窑址考古证明:历史上宜兴没有专门烧造“宜均”的窑炉(通常与紫砂器以及其它日用陶器同窑烧制)。所以,宜兴陶瓷发展史上有“宜均”称谓而没有“均窑”一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丁蜀镇羊角山(黄龙山东部)因厂家基建工程发现一古窑址。当时有关人员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挖掘,出土了一批古陶器,多为残件。其中以紫砂为主,也有一些均釉陶器,这批东西后来大多收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当时还叫陈列馆)。羊角山紫砂器的出土理所当然成为宜兴紫砂历史起源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成为业界研讨和争论的焦点。但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紫砂,而当年在同一区域出土的均釉陶器则少有人去研究。当年,南京大学蒋赞初教授在《关于宜兴陶瓷发展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记载:“在羊角山另一侧的废品堆积中,还发现有大量带‘欧窑’风格的‘宜均’器残片,根据与明代欧窑器的对比及同时出土的青花瓷器的年代,均可定为明清之际的产品。且也为研究宜兴的明代名窑——‘欧窑’的历史提供了主要的线索。”近年来我们通过清理,发现这些均釉陶器从器型到釉色的确具有明代“欧窑”风格和特征,它们是不可多的的考古实物(如图1)。 图1 月白釉太乙罐
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组织对宜兴古窑址考古工作。重点是“蜀山窑”古龙窑群挖掘工程,宜兴陶瓷博物馆作为成员之一,参与了该次活动。蜀山窑考古挖掘前后近三年时间,出土实物非常丰富,除大量紫砂器外,还有一批均釉陶器。考古报告表明:这些古龙窑的烧制纵贯明代中晚期到清代、民国时期,许多出土器物印证、补充、丰富了羊角山的发现。其中具有明代“欧窑”以及清代“葛窑”特色的宜均器,虽然大多为残件,但从器型、釉色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体现了当时成熟而高超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水平。可以说这些出土物对研究宜兴均陶以及研究宜兴紫砂的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宜兴陶瓷博物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陶瓷陈列室”起,就不断征集各类藏品,包括各历史时期的均陶作品。其中有明代“月白釉太乙罐”、“龙头荷花缸”、清中期“葛窑”经典遗存以及清末民初时期大匠名师制品,更有当今工艺大师的名品佳作。它们是宜兴均釉陶器的代表和艺术珍宝,较好地反映了“宜均”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我们认为,要真正深入了解“宜均”、认识“宜均”,首先必须弄清楚以下几个关系,这很重要! 一、“宜均”与“均山”(军山) 有人这样解释“宜均”的称谓:宜兴均山一带生产的上釉陶器,所以叫“均陶”。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正确呢?我们认为:首先在历史典籍中从未有过如此记载;另外目前当地村民称此山为“军山”,因古代有过驻军而得名;重要的是它缺乏考古实物的支持;还有广东的“广均”难到也是当地有一座“均山”而得名? “均山”(军山)地处丁蜀镇西南山区,是宜兴南部山区一部分。古代曾经有过生产陶瓷的历史,方圆几公里内分布有小窑墩龙窑遗址、龙头岕龙窑遗址和涧氵众龙窑遗址。现代业内人事称其为“南山窑”或“均山窑”。历史上进行了几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许多青瓷、印纹陶以及釉陶等残片,经考证这几座古龙窑属于晋唐时期青瓷古窑址。“均山窑”虽有釉陶出土,但其胎质、釉水与传统的均釉陶器仍有较大区别。宜兴陶瓷史上以窑址命名产品的可能性不大,可真如此,那就不止有“均陶”,还有 “筱陶”(筱王村窑)、“羊陶”(羊角山窑)和“蜀陶”(蜀山窑)了。 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上名人对一个地方的影响也确实存在。例如宋代苏东坡改“独山”为“蜀山”、韩世忠驻军而成“韩瓶”、明代的“欧窑”以及清代的“葛窑”等...... 通过考古挖掘,历史上“欧窑”、“葛窑”生产场地都不在“均山”(军山)一带。我们认为“宜均”称谓主要是受其历史著书影响,“均”由“钧”来,明万历年为避皇帝朱翊钧之名号,“钧”改“均”也。本来宜兴均陶是陶土而非瓷土,“宜均”也就名正言顺了。应该说“宜均”是“均山”(军山)釉陶的传承和发展,但其称谓与“均山”(军山)没有直接关系。 二、“宜均”与“南山”、“黄龙山” 愈来愈多事实表明,“宜均”的起源与发展与宜兴陶瓷发展史上两个重要事件有密切关系: 其一:宋朝动荡、陶业转移。 宋代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辉煌期、转型期。书画艺术与陶瓷工艺比肩,闻名中外的“五大名瓷”以及景德镇窑系在这一时期崛起。但由于后期战争的因素引起社会动荡,这对各地陶业产生较大影响,人员迁移、陶业转移以及新产区的兴起。面对这种局势,智慧的宜兴人弃瓷而兴陶,同时开发利用当地南山、黄龙山陶土资源。由此,丁蜀镇黄龙山、蜀山一带逐步成为宜兴乃至江南地区制陶业中心。可以说这是宜兴陶瓷史上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其重要成果就是“宜均”、“紫砂”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 其二:青瓷情愫、釉陶奇葩。 宋以后,宜兴虽然不再生产青瓷,但千年青瓷情结仍然深藏于宜兴陶人心间。特别是后来人们发现丁蜀镇周边南山白土和黄龙山甲泥的耐温度接近瓷器窑温,并且用当地原料配制的釉水其色彩非常丰富,从而大力发展这种材质的高温上釉陶器。这种外观类似瓷器的釉陶经过无数陶人的努力,最终成为陶都宜兴的一朵奇葩——“宜均”。 三、“宜均”与“欧窑”、“葛窑” 《饮流斋说瓷》记载:“欧窑——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均也”。“欧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著名陶工欧子明所创,他善制均釉陶器,制品形制妍整、釉色奇美清雅,也称“欧窑”。由于存世品极少,并大多藏于博物馆,堪称稀世珍品。“欧窑”的出现,证明了“宜均”生产工艺在明代中晚期进入了成熟期,它在宜兴均釉陶器制作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葛窑”——清代乾嘉年间宜兴陶工葛明祥、葛源祥兄弟俩所创。“葛窑”均釉制品造型多样、釉彩多变,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一带,有的还通过南亚转销到世界各地。“葛窑”在“欧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将“宜均”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由于“葛窑”制品较为丰富,国内许多博物馆都有馆藏。宜兴陶瓷博物馆就有多件,其中一件“灰蓝釉抽线尊”(如图2),造型简约大气,釉色醇厚润泽,釉质中的点点晕斑弥漫器身,尤如浩瀚星空中的繁星,充满了神秘之美。“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就是对这种釉色的赞誉。目前,民间有不少“葛窑”专门收藏家,有的品位还相当高,真正体现藏宝于民。 图2 灰蓝釉抽线尊
“宜均”在明代因“欧窑”而成名,在清代继“葛窑”而发展,于当代传承而宏扬。 四、“宜均釉”与“陶瓷色釉” “釉”,俗称“釉药”、也叫“釉水”,世界上第一滴釉水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商周时期。当时南方一座烧制陶器的窑内,因为大量草木灰尘与窑壁上长年形成的泥浆以及天然矿物的结合,偶然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单色青釉,由于其氧化钙含量较高,后人称其“石灰釉”。这种新物质在窑温升高下逐渐溶化,最后形成一滴汗水掉落在一件陶器表体上。待到烧成开窑之时,细心的窑工突然发现了这一小片青色亮丽、光滑如玉的新东西,从而开启了陶瓷世界的新篇章。这滴“窑汗”不仅为后来瓷器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后来五彩缤纷的彩釉世界抹下了第一道色彩。 最早的釉水是单色釉——“青釉”,因而最早的瓷器叫“青瓷”。由于这种石灰釉中的发色元素主要是“铁”,当时的窑炉属弱还原焰烧成,在这种燃烧气氛中,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从而得到的釉水呈现青色或青黄色。东汉,随着瓷土原料的精选以及烧成窑炉的改进,真正意义的“瓷器”在中国诞生,“青釉”也进入成熟期。到北魏时期,人们逐渐掌握其内在规律,通过减少和增加胎釉中的铁含量从而又产生了两个新的单色瓷种——“白瓷”和“黑瓷”。后来,随着其它制釉矿物的发现和利用,陶瓷釉色不断丰富:唐代“三彩釉”系列,宋代“铜钧釉”系列、“青花釉”系列、“梅子青釉”系列,清代“炉均釉”系列、“点彩釉”系列、“粉彩釉”系列等。这些创造让中国陶瓷色釉达到历史的新水平,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陶瓷产区的地域工艺及其地域文化的发展,作为代表和体现一个地区陶瓷文化类型特征的“窑系”由此而产生。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五彩斑斓的彩釉世界,从而创造了历史上“越窑系”、“钧窑系”、“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以及“宜兴窑系”等中华陶瓷文明。 宜兴是一个有着七千多年制陶史的中国陶都,出土器物表明宜兴地区在商周时期已经生产“原始青瓷”。汉代已大量烧造“青釉陶罐”,两晋至唐代,宜兴青瓷作为“越窑系”中重要一员达到它历史上的高峰。宋晚期,宜兴青瓷淡出。此后,宜兴陶器多施以当地土釉——老红釉或酱黑釉。到明代中晚期,由于“宜均”的兴起,宜兴色釉得以长足发展。历史上对“宜均”色釉贡献最大的当数明代的欧子明和清代的葛明祥。文献记载:明代“欧窑”制品釉色有铜红、灰蓝、天青、深蓝、月白等多种,其中以“灰蓝釉”最为名贵。此釉为均釉一绝,它是利用当地南山的“白土”、太湖的“土骨”以及河道边富含金属元素的沉泥等为原料,特别是在釉料中还加入了一种含磷的“石灰窑”内壁上凝结物(俗称窑汗),引入的窑汗使这种“灰蓝釉”色调更丰富、乳浊更特别、层次更多样、感觉更朦胧。(图3、图4)清乾嘉时期,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继承“欧窑”风格,产品和釉色更加丰富,世称“葛窑”。海外称“灰蓝釉”为海参釉、海鼠釉,兄弟俩被誉为“海参器”之祖。 图3 蜀山窑古窑址窑砖 图4
蜀山窑古窑址窑砖汗 通过现代科技分析:这种蓝色乳光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所谓液相分离——指在高温下一均匀液相或溶体通过某种机理分离成两种不同成分且不混溶的液相,称为液相分离,也叫着液相分离结构。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种特殊结构的釉水中又存在分散相和连续相。分散相是一种富含SiO2的液滴状玻璃;连续相则为富含P的玻璃。分散相的粒子度介于40—200毫微米之间,比可见光的波长要小得多,因此能按光学“瑞利定律”散射短波光。这种短波光又通过液相层面间折射与衍射作用,从而使釉呈现美丽的乳光效果,其中以蓝色乳光为主。历史上宜兴陶人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创造的这种独特的釉料组合,让均釉变得美轮美奂。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奇观,为“宜均”世界增添了无限的遐想和乐趣。 “宜均”制品,除传统的釉彩装饰,还采用“拇指堆花”装饰技法(关于堆花技艺目前已有许多专业论文发表,这里就不多论述)。如果说“均釉”之美特别是“灰蓝釉”一绝确立了均陶的历史地位,那么神奇的“大拇指堆花”一技进一步提升了均陶的工艺水平。可以说,从古到今它们都充分体现和代表了宜兴地方民间陶瓷工艺之特色,值得很好传承和弘扬。 五、“宜均”与“禹钧” 江苏宜兴与河南禹县,相距千里。一个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陶都”,另一个是宋代五大名窑中“钧窑”的生产地。因为明清几本古籍,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前面讲述过的“似钧”与“仿钧”说…… “钧窑”在河南禹县(古称禹州),系北方青瓷窑系,以生产“钧瓷”而闻名天下。宋代钧窑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发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其实宜兴“均陶”与禹县“钧瓷”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一个是陶器(陶胎),一个是瓷器(瓷胎);第二是成型工艺不同:“宜均”是泥片镶接拍打成型,“钧瓷”是拉坯成型;三是制釉以及上釉方式不同;四是烧成温度以及烧成气氛不同:“宜均”是1200℃氧化焰烧成,“钧瓷”是1300℃还原焰烧成。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明代以前河南“钧窑”比宜兴名气大得多。《中国陶瓷史》在“钧窑及钧窑系诸窑”一节中记载:“六十年代初期,故宫博物院两次派人去禹县与临汝县窑址进行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标本……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的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目;同时出土的还有瓷土制作的“宣和元宝”方形钱范,表明了宫廷用瓷为宋代物,它提示人们北宋晚期是钧窑的鼎盛时期。”书中同时指出:“蚯蚓走泥纹也是均釉的特征之一,这种纹的形成原因是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罅所形成的。钧釉的釉层特别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促使裂纹和缩釉等现象出现。另还记载:“宋钧窑器带铭文的很少,仅见“奉华”及“省符”两种。“奉华”系宋宫殿名,汝窑、定窑及钧窑均有此铭文,而“省符”字也不解何义。有人认为“省”字可能为“祥”字之误……。从上所述,我们清楚看到,河南“禹钧”在北宋晚期已非常有名,“钧窑”已是为皇家生产的“官窑”。这样我们也容易理解《博物要览》、《匋雅》等著者的观点,他们注重的是“官窑”、“官器”,而对民间窑场的工艺、生产了解不多。在著书中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在所难免,但作为难得的历史资料,还是有许多参考价值的。 六、“宜均”与“广均” 宜兴古代称谓“阳羡”,而广东石湾旧是叫着“阳江”。世间存在许多巧合,当年“宜均”烧造的同一时期,在广东石湾一带也在生产一种上釉陶器。石湾釉陶用当地乌泥和白土作胎,某些产品胎质及其外观与“禹钧”、“宜均”很相似,明清一些典籍上称其为“广窑”或“泥均”。《匋雅》中记载:“‘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也……此种胎骨系以乌泥抟成,而仿用宋均青色之釉汁,故曰泥均。或谓系阳羡砂所制。泥、宜音本相近,乃宜兴所仿之钧窑……”。 “宜均”和“广均”器同为陶器,同样以“铁”、“铜”作发色元素,在氧化气氛烧成中生成一些外观相近的器皿。特别是白胎乳白釉细纹釉陶更难区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湾故宫博物院均有此类作品典藏。 我们认真研究两地产品,会发现它们的一些差别:一是陶胎区别,“宜均”紫胎比“广均”稍粗,但其白胎则比“广均”要细腻;二是制釉原料不同,它们都是就地取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对宜兴均釉和广东石湾釉做过实验对比。“宜均”釉所含成分基本实验式为: 0.4~0.5 R2O → 0.2~0.3AL2O3·3.0~4.0SiO2 0.5~0.6 RO “广均”釉实验式为: 0.2~0.4 R2O → 0.2~0.4AL2O3·2.0~4.0SiO2 0.6~0.8 RO 可见两者釉料成分区别较大;三是“宜均”釉色多温润淡雅,“广均”釉色则更浓烈、艳丽;四是“宜均”器之底脚露胎较少,“广均”之底脚露胎较多;五是“宜均”器底一般不上护胎釉,而“广均”底足大多上护胎釉;第六是“宜均”大都生坯上釉一次烧成,而“广均”先素烧再上釉系二次烧成。 应该说宜兴“均陶”与石湾“广均”在历史上是平行独立发展的,它们之间不存在谁仿谁问题,它们都有各自发展历史并能形成其独特的工艺体系。 七、“宜均”与“炉钧” “炉钧”上釉陶瓷是清早期江西景德镇仿“宜均”、“广均”制品,它创烧于清雍正早年。历史上有唐英督造的记载,《匋雅》中述:“阳羡(宜兴)、阳江(佛山)彼此互仿,唐英又在景德镇兼仿阳江、阳羡两窑之器,参伍错综、益復不易辨析……”。当年清宫造办处还专门以宜兴紫砂为胎,制作了一批“炉钧”制品,以壶类为主,其釉色有“灰蓝釉”、“草绿釉”等。 由于“炉钧”器的胎质和釉色与“宜均”有一些相似,因而不少人将它们看作一类(如图三所示:将炉钧紫砂壶写成宜均炉钧釉壶)。
图5 炉钧釉紫砂壶 其实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其主要区别:一是起源不同:“宜均”在明代就很有名,而“炉钧”则晚得多;二是制釉原料不同:“宜均”釉水主要以当地白泥、土骨、石脂以及石灰窑内壁凝结物(俗称窑汗)等原料制作而成。而“炉钧”釉水则是以铅、玻璃以及硝、砷等原料制成;三是上釉、烧成温度以及气氛不同:“宜均”是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而“炉钧”则是生坯素烧,上釉低温还原焰二次烧成(俗称红炉);四是“宜均”釉色经久不变,而“炉钧”面釉用久色变。 “炉钧”紫砂器虽然外观华丽,但它掩盖了紫砂天然素色之美,更破坏了原本是其优点的透气性能。明代漆雕紫砂器、清康熙珐琅彩紫砂器、乾隆粉彩紫砂器以及后来的包锡、镶玉紫砂器等,它们都存在装饰过度的问题,因而后人较少效仿。 八、“宜均”与“故宫挂釉器” “宜均”虽然是民间窑场,但“宜均器”在明中晚期因“欧窑”而名声渐起,同时也受到皇家的喜爱。就象“宫中艳说大彬壶”一样,这一时期宜兴均釉器也进入皇家殿堂。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几十件明清时期宫廷御用“宜均”陈设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宫廷原始档案中,没有发现标注有“宜均”文字的记载,但却有“宜兴挂釉器”或“欧窑”的称谓,其实“宜兴挂釉器”就是指“宜均”也。近年来,从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有关图书中,我们欣赏和认识了这批宫中旧藏。 统观这些物件:品种有瓶、盆、洗、盂等,釉色有天青、天蓝、茶末、灰蓝、月白(乳白)等。其端庄、优雅的造型;华贵、匀净的釉色,真不愧为宜兴均釉陶器中的精品。 九、“宜均”与“紫砂” “宜均”器与“紫砂”器应该说是同根、同源的两朵姐妹花,其原料、烧成以及成型工艺都有着许多相关和相似之处。我们在考古挖掘中,经常在同一窑址中发现“宜均”和“紫砂”残片,这证明在古代它们是同窑烧制。 我们知道:“宜均”中的白胎原料取自丁蜀镇南山白泥矿,目前能考证到的早期“宜均”器大多为白胎上釉,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欧窑”作品基本都是白泥胎。釉色多为天蓝釉、月白釉、冬青釉以及茶叶末釉等。“宜均”中紫胎原料取自丁蜀镇黄龙山甲泥矿(由于甲泥比较粗旷,当地人称作“缸胎”。历史上也有用紫泥以及绿泥作胎的情况,像清中期“葛窑”等),以甲泥作胎的“宜均”,其釉色大多为“灰蓝釉”。业内大家都知道,“紫砂”是夹杂于甲泥矿中的“岩中岩”、“泥中泥”,是人们在长期使用甲泥矿过程中发现并利用的一种特殊矿体,一般有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原矿。所以,从逻辑上讲:“宜均”历史应早于“宜兴紫砂”,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分析,但可以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研究。宜兴紫砂主要指紫砂壶从明中晚期开始兴盛,并作为一个独立工艺品种从当地普通日用陶中分离出来,早期紫砂器其表体大都素面素心。历史上从清康熙朝起,宜兴紫砂多了上釉的装饰手法。上釉是紫砂装饰工艺中的一种,对紫砂器特别是紫砂壶上釉并不符合大众需求,因为它影响了紫砂材质肌理美感和透气性能。所以,历史上紫砂上釉工艺并不盛行。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藏有一批上釉紫砂器。它们是康熙朝“珐琅彩紫砂器”、雍正“炉钧釉紫砂器”、“乾嘉粉彩紫砂器”以及“点彩紫砂器”等,大多为紫砂茶具。这些上釉紫砂器与前面提到的“故宫挂釉器”即“宜均”是两回事。它们的胎质、釉水成分、上釉方式、烧成方式都是不同的。必须注意:珐琅彩釉、炉钧釉、粉彩釉以及点彩釉并不是宜兴当地原料和制作工艺,只有“宜均釉”才是属于宜兴当地的“土釉”。 应该说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宜均”、“紫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有各自特色流派和发展脉络。纵观明代以来宜兴陶瓷发展历史,“宜均”制品主要以陈设、园林以及建筑等较大型器皿为主,突出器表装饰并以“釉色”和“贴花”为要;“紫砂”则以居家茶具、花盆以及文玩等中小型器皿为主,突出材质肌理并以“实用”为要。两者在历史上被誉为“名陶无类”且均为当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均釉、拇指堆贴和紫砂并称“宜陶三宝”、“陶都三宝”! 综上所述,这里我们可以给“宜均”下一个综合定义: 宜兴均釉陶器——简称宜兴均陶(也称“宜均”),它是宋代以后宜兴丁蜀地区生产的一种上釉陶器。其工艺特点是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拍打成型、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从古到今,“宜均”的制作工艺及器皿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胎釉原料大多就地取材。胎质有紫胎和白胎二种,紫胎系用当地甲泥制成,白胎则用白泥制作;尤其是釉水的风格和特点与以往传统釉陶有了根本的变化和提高,均釉色彩丰富、绚丽而不失温润与厚重;另外在传统陶瓷贴塑装饰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拇指堆贴技艺更称一绝。“宜均”制品运用广泛,器皿极具实用性、观赏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宜兴均陶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以其“本土原料、传统工艺、民族特色”而在“陶都三宝”中占其二;今天,“宜均”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为世界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 周小东 |
| 漯河市德泽陶瓷博物馆 ( 豫ICP备2020026402号-1 )
GMT+8, 2024-12-12 14:39 , Processed in 0.148375 second(s), 17 queries .